当前位置 :健康教育 / 【专家科普】陈洪:小儿肚子痛,可别随便吃驱虫药
本期专家简介
陈洪
主任医师,大儿科主任,1994年6月毕业于遵义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儿科分会委员,遵义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从事儿科工作20余年,先后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小儿消化内科及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科进修学习。擅长小儿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以及危重患儿的救治,熟练掌握小儿胃镜操作技术。
前言
有的家长一看孩子肚子痛,就认为是孩子肚子里的虫子在“作祟”,赶紧找驱虫药给孩子吃,其实这样是不对的。
用驱虫药前必须经过大便化验,弄清体内是否存在寄生虫再决定是否用药。盲目服驱虫药,会让寄生虫产生或增强抗药性,给以后驱虫增加难度,而且驱虫不当可能会使蛔虫窜进胆道引起急性胆道蛔虫症。家长若想给孩子驱虫,最好带孩子到医院,遵医嘱用药。
年年打虫,有必要吗?
一般来说,不是生活在环境较差的地区,孩子能做到饭前洗手,就没有必要常规服用驱虫药。
虽说孩子不用每年吃打虫药,但并不等于说不用管这事了,如果感染了蛔虫,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不小的伤害。蛔虫可能会钻进胆管、阑尾、肝脏、肠道引起一系列炎症、脓肿等,出现严重情况会威胁孩子的健康甚至生命,所以一定要重视,发现孩子出现感染蛔虫的表现,一定要及时检查,及时打虫。
感染肠道寄生虫有哪些症状?
1、 鞭虫
大多数的鞭虫病感染较轻,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感染比较重,可以出现下腹疼痛、慢性腹泻、大便中带血、消瘦、贫血以及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
2、 阿米巴痢疾
多数为无症状的病原携带者,少数可表现为腹绞痛、脓血粘液便,一日可达数十次。可伴有腹胀、消瘦、贫血、肠出血、肠穿孔及肝、肺等多部位的脓肿。
3、 贾第虫病
多数为无症状的病原携带者。急性期主要为恶臭味的水样便,伴呕吐、腹痛、腹胀、臭屁和恶心、厌食、呕吐等症状,可引起胆囊炎或胆管炎。部分患儿可发展为慢性,反复发作,导致贫血及营养不良。
4、 蛔虫
蛔虫病是儿童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一般无任何症状,但部分儿童可出现反复发作的脐周痛,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异食癖、精神烦躁、磨牙、瘙痒、惊厥等。长期发展可引起营养不良、智能和发育障碍。严重时可并发胆道蛔虫病、肠梗阻、肠穿孔和腹膜炎等。
5、 钩虫病
主要表现为皮炎,可能出现皮肤的烧灼奇痒的感觉,会出现小斑疹之后变成水泡;还可能出现呼吸系统的症状,如咳嗽、咳痰、咽部痒;消化系统可能会出现胃肠功能的失调、腹痛、腹泻等。
6、 蛲虫病
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多为肛门及会阴部至局部奇痒,多在睡眠后发作而影响睡眠。还可引起小儿夜惊、哭闹、烦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消瘦等。
驱虫有年龄要求吗?
两岁以下的儿童,肝脏发育尚不完全,而大多数驱虫药中都含有影响肝功能的成分,服用后会造成孩子的肝功能损害,引起转氨酶升高和厌食症。两岁以下儿童防治肠道寄生虫病的最好方法就是注意生活卫生,切断接触虫卵的来源。
服用驱虫药注意事项
1、驱虫药最好在空腹或晚上睡觉前服用;
2、服用药物时必须注意剂量,遵医嘱使用;
3、多喝水,多吃含纤维素高的食物;
4、少吃油脂类食物,多吃酸性食物。驱虫类药多为脂溶性药物,且只在肠道内发挥局部治疗作用。摄入过多油脂含量高的食物,可促使驱虫药在体内被吸收,既增加了对人体的毒性,又降低了疗效。
如何预防寄生虫?
1、不喝冷水,不吃生食和不洁瓜果;
2、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
3、彻底煮熟食物,尤其是烧烤或进食火锅时;
4、教育小儿改掉吃手指、咬指甲的习惯;
5、最好给儿童穿死档内裤睡觉,以防止他们抓挠肛门;
6、定期清洗玩具,或用0.05%的碘液擦洗玩具;
7、加强水源管理,避免水源污染;
8、不随地大小便,加强粪便无害化处理,不用新鲜粪便施肥;
9、托幼机构、学校应定期检查粪便,及早发现寄生虫病儿,以利彻底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