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至24日是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为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号召,我院药学部在2023年11月21日在新蒲院区门诊大厅围绕“齐心协力,预防微生物耐药”活动主题开展宣传活动,旨在提高社会公众和医务人员对耐药危机的认识,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药师们通过在西药房窗口张贴宣传海报,设立药物使用咨询台,发放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宣传手册,进门诊、下临床耐心为群众和相关医务人员讲解抗微生物药物的基本知识及常见的用药误区等。 此外,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医务人员通过远程医疗视频会议参加贵州省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学习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等相关内容。
抗微生物知识科普 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指能够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生长或繁殖的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抗滴虫原虫药物等。 什么是微生物耐药? 微生物耐药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对原本能有效治疗它们的药物产生抵抗力,导致常用的抗微生物药物失效。 为什么微生物会产生耐药性? 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是因为自然选择和基因变异。当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时,敏感的微生物会被杀死,但那些偶然变异并具有抵抗药物能力的微生物会存活下来并繁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耐药微生物逐渐成为主导,导致抗微生物药物效果下降。 微生物耐药的危害是什么? 当前,全球抗微生物药物滥用的形势异常严峻,加速了微生物的耐药。每年超级细菌感染会导致全世界至少70万人死亡。预计到2050年,可能会增加到每年1000万人死亡。由于微生物耐药的加速,新型抗微生物药物的有效期越来越短,严重影响了药企研发新抗菌药物的积极性。对人类而言,微生物耐药率的迅速上升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且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如果我们不加以控制,将面临无药可用的境地。 抗菌药物使用的十大常见误区 误区一:抗菌药物=消炎药 误区二:感冒、发烧就用抗菌药物 误区三:症状刚控制即停药,疗程不足 误区四:频繁更换抗菌药物 误区五:长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误区六:广谱抗菌药物优于窄谱 误区七:抗菌药物必须静脉输注给药 误区八:越贵的越高级的抗菌药物效果越好 误区九:不恰当局部外用抗菌药物 误区十: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