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教育 / 【科普】建议收藏!!!流感高发季,如何保护好孩子们?

【科普】建议收藏!!!流感高发季,如何保护好孩子们?
2025年02月06日 08:48:00 发布  浏览量352

近日,流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多地呈高发态势,许多人看到“感冒”二字,以为是普通感冒在流行而掉以轻心。然而,得了流感也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小朋友们因其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聚集性活动频繁,是流感的高风险人群。从一月一日起,我院已接诊数百名因流感而住院的儿童。

微信图片_20250214084752.jpg

如何科学防护、降低感染风险?以下是家长需要了解的实用知识。

1


流感≠普通感冒:认清敌人是关键

流感(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个类型,目前感染人类的主要是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是引起大流行的主要型别。具有传播快、症状重、并发症风险高的特点。


1. 如何区分普通感冒与流感:

普通感冒症状较轻,以流涕、打喷嚏、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不发热或低热,传染性较低。

流感症状更重:突发高烧(常达39—40℃),持续3—5天。

全身症状明显:肌肉酸痛、乏力、头痛、咽喉痛等,可能伴随干咳、打喷嚏等。

婴幼儿可能出现呕吐、腹泻。

疑似流感时,建议尽早就医确诊(如鼻咽拭子核酸检测)

微信图片_20250206150637.jpg

微信图片_20250206150622.jpg

注意:65岁及以上老年人、5岁以下儿童、孕妇以及有慢性疾病(如心脏病、哮喘、糖尿病)的这些人群,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炎、中耳炎、脑炎、心肌炎等,因此感染后需密切观察和积极就诊治疗。


2. 需立即就医的情况:

—持续高烧不退(超过3天)或反复发热。

—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胸痛。

—精神萎靡、嗜睡、拒绝进食或饮水。

—抽搐、意识模糊、皮肤苍白或发紫。

—脱水迹象,如尿量减少、哭时无泪、口唇干裂。

2


得了流感一般如何治疗?

感染流感病毒后,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和对症治疗两部分。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抗病毒药物。一旦罹患流感,抗流感病毒药物最好在发病48小时之内使用。若病程超过48小时,一旦明确流感,也应积极用药。

对症治疗措施以退热和缓解不适为主。家长可以给孩子使用退热药和一些缓解咳嗽、鼻塞等症状的药物。

头孢、阿莫西林等抗菌药物对流感病毒感染无效。但如果孩子出现了流感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的情况,医生也会考虑联合使用抗菌药物。

3


家庭护理要点

注意隔离:接触家人时佩戴口罩,避免传染给他人。

补液防脱水:少量多次喂水、口服补液盐、稀释果汁或汤类。

饮食宜清淡:如粥、面条、蒸蔬菜等,避免油腻食物。

充分休息:减少活动,避免返校/园直至体温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以后,或根据医生建议恢复正常上课或上班。

物理降温:温水擦拭颈部、腋窝(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

密切观察身体状况:一旦发现病情进行性加重,应尽快去医院就诊。

微信图片_20250214084757.jpg

4


如何预防流感?

(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经济、有效的手段。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这类重点人群应积极接种流感疫苗。

微信图片_20250214084801.jpg

建议接触流感疑似患者或流感患者的高危人群48小时内尽快给予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2)注意个人卫生。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就是感染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形成带病毒的飞沫,经口、鼻、眼等直接或间接接触后导致感染;流感病毒也可在密闭场所经气溶胶传播。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公共场合戴口罩,勤洗手,保持手卫生。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

(4)此外,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健康饮食,提高免疫力,预防流感。

5


家长应避免以下误区:

(1) "孩子很少出门不用打疫苗"——成人可能携带病毒回家。

(2)"得过流感就有免疫力"——病毒型别每年变化,需每年接种。

(3)退烧时追求“体温正常”——适度发热是免疫反应,重点观察孩子精神状态。

通过科学防护、及时应对,我们完全有能力为孩子撑起健康的保护伞。预防流感,需要每个家庭的共同行动!

遵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体系能够为儿童健康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预防接种、疾病诊治、危重症救治、疾病康复,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为全力保障儿童健康,目前我院中华路院区、新蒲院区儿科24小时均可就诊。

联系电话
0851-28823017(中华路院区)
0851-23222006(新蒲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