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教育 / 【科普】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九)妈妈艾滋病,宝宝怎么办?

【科普】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九)妈妈艾滋病,宝宝怎么办?
2025年10月29日 18:50:00 发布  浏览量168

孕妈妈发现自己感染艾滋病,如何才能生育一个健康宝宝呢?除发现感染后规范治疗,定期检查外,宝宝母婴传播风险评估尤为重要。

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呢?依据妈妈抗病毒治疗、实验室检测等情况,将所生儿童分为高暴露风险儿童和普通暴露风险儿童。


高暴露风险儿童or普通暴露风险儿童?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孕产妇所生儿童为艾滋病高暴露风险儿童,其他为普通暴露风险儿童。

1.感染孕产妇孕晚期HIV病毒载量>50拷贝/ml;

2.感染孕产妇无孕晚期HIV病毒载量检测结果,孕期抗病毒治疗不足12周;

3.孕产妇临产时或分娩后HIV初筛试验阳性。


高暴露风险儿童和普通暴露风险儿童用药方案有什么不同?

普通暴露风险儿童:儿童在出生后6小时内尽早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可以选择NVP、AZT两种方案中的任意一种。如选择母乳喂养,首选NVP方案。

高暴露风险儿童:儿童在出生后6小时内尽早开始服用三联抗病毒药物至出生后6周。


妈妈艾滋病,如何喂养宝宝?

医务人员会根据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其家人对婴儿喂养的知识和技能、可接受性、可负担性、可持续性、获得专业指导的可及性等条件进行综合评估,给予科学的喂养指导,保障婴儿健康饮食和营养充足。

对选择人工喂养的,会指导正确冲配奶粉和清洁消毒器具。对选择母乳喂养的,会做好咨询指导,指导母亲喂养期间要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正确的母乳喂养和乳房护理。


怎么监测儿童艾滋病感染状况?

儿童于出生后48小时内、6周和3个月时,分别采集血标本,进行婴儿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核酸检测)。两次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可诊断为艾滋病病毒感染。早期诊断检测结果为阴性或未进行早期诊断检测的儿童,于12月龄时进行HIV抗体筛查,筛查结果阴性者,排除艾滋病感染;筛查结果阳性者,随访至满18月龄,并再次进行HIV抗体检测,如抗体检测结果仍为阳性者应及时进行补充实验,明确艾滋病感染状态。

纳入高危儿管理,在满1、3、6、9(8)、12和18月龄时,分别进行随访和体格检查。

微信图片_2025-10-30_082349_557.jpg

艾滋病妈妈别担心,遵医嘱规范治疗、科学喂养、按时检测,孕育健康宝宝不是梦!



一审:徐  庆

二审:刘  传

三审:徐  宇